青年兴则国家兴,
青年强则国家强。
不忘初心跟党走,
牢记使命立新功。
赓续青春百年志,
踔厉奋发向未来。
共青团河北省委、河北省委《共产党员》杂志社、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全媒体特别策划《百年芳华 强国有我》。
(聂荣臻说)“亲爱的同志们,今天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,发射了我们自己生产的导弹!”
1960年11月5日9时2分,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在酒泉导弹发射试验基地点火升空,试验取得圆满成功,中国结束了没有导弹的历史。而这成就的背后,不得不提到一个人,两院院士、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——钱学森。
1935年,24岁的钱学森赴美留学,十年后他成为世界一流火箭专家。新中国成立后,钱学森盼望回国效力,当时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说:“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,不能放他回中国!”39岁的钱学森,被软禁了5年之久。
1955年9月,在周恩来的关心下,44岁的钱学森终于冲破阻力,回到了祖国怀抱。回国后,钱学森见到陈赓大将:
“他就问我,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?我那个时候正憋着一肚子气呢,中国人怎么不行啊?我说,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?陈赓大将听了之后非常高兴,说好极了,就要你这句话。”
1956年,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、导弹研究机构。在钱学森的带领下,1960年,中国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发射成功,中国人从此迈入了火箭与导弹的时代;随后,钱学森又主持中国“两弹结合”的试验工作;1966年,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;1970年,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发射成功……
1970年5月1日晚上,钱学森等功臣代表们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。这段熟悉的《东方红》通过广播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响起,也响彻太空,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,中国探索宇宙的序幕由此拉开!
晚年的钱学森依然牵挂中国航天事业,他说:“21世纪的中国人,一定要在空天飞机上,显一显身手,这是一件国家大事!”
“向祖国和人民报告,我们圆满完成神十三飞行任务,现在已返回地面,感觉良好。”
今年4月16日,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顺利凯旋,中国空间站转入建造阶段。从神舟五号开始,每一位凯旋航天员都会到钱学森家中报告好消息。遗憾的是,2009年钱学森逝世,但我们相信,在浩瀚宇宙中、在星辰大海里,一定有一双老航天人的眼睛注视着这一切,沧桑且明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