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兴则国家兴,
青年强则国家强。
不忘初心跟党走,
牢记使命立新功。
赓续青春百年志,
踔厉奋发向未来。
共青团河北省委、河北省委《共产党员》杂志社、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全媒体特别策划《百年芳华 强国有我》。
【第十期:红色娘子军】
“向前进 向前进
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
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
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……”
上世纪60年代,电影《红色娘子军》上映,一时间风靡全国。电影讲述了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,插曲激昂的旋律,又把人们带回了90多年前海南岛上的贫苦妇女们扛起红旗和刀枪,为反压迫求解放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。
90多年前的海南岛封闭贫瘠,经济凋敝。在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下,海南广大的农村妇女犹如巨石下的小草;男人们下南洋谋生,常常经年不返,妇女们大多留守家中赡养老人、养育幼小,苦苦地支撑家庭。1931年,中共乐会县委发出一张布告,号召英雄的海南乐会县妇女们拿起枪来和男子并肩作战。布告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刮过海南大地,不到一个月便有700余名妇女报名。经过严格筛选的103名妇女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别任务连,这就是传扬至今的“红色娘子军”。女子军配合红军主力先后打了几十场战斗,声名席卷整个海南岛。革命的星星之火迅速燎原,要求参加革命的女青年也越来越多。
1932年7月,国民党军阀派出了3000多人的正规军,向琼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进行了反革命“围剿”。为了掩护琼崖机关转移,保留革命火种,女子军的战士们强烈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。被围困在山上的她们没有地方住,就睡在石洞和密林之中;冷了就用芭蕉叶,一张铺在地上当席子,一张盖在身上当被子;在山上的八个月,一百多人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。内忧外患的艰苦环境,几乎使所有在山上坚持斗争的人都染上了疾病,几乎每天早晨都有人长眠而去……
电影《红色娘子军》中,背着婴儿行军的女战士让很多人泪盈眼眶,她的原型就是女子军中的王运梅。在向根据地转移的特殊时期,王运梅的孩子出生了。她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一边打仗,一边躲避敌人。孩子哭,她只能一边喂奶,一边抱着孩子跑。由于条件恶劣、缺乏营养,最终这个小生命出生仅不到一个月就不幸夭折。孩子的去世,让王运梅悲痛万分,但她还是忍着悲伤掩埋了孩子,与队伍一起前进!
红色娘子军自强不息的革命志向、不让须眉的革命勇气和坚贞不屈的革命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。在红色娘子军的故乡——如今的海南省琼海市,奔腾不息的万泉河像一条绢带,一头系着历史,一头连着未来。